个人基因组检测有多大用处,最终取决于你自己

作者: 各色科技创始人 郭婷婷

 

 

关注各色人类研究中心的人,占中国人口的不到万分之一。你们是什么样的一群人?

 

来自市场调研的数据显示,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很可能非常年轻(20 到 35 岁),生活在一二线城市。你有 35% 的几率拥有硕士学位,只有不到 10% 的几率没有本科学位。

 

你在衣食住行之外,不吝惜为自己的个人发展和兴趣爱好投资。你关注的消费领域很可能包括,智能硬件,知识付费,运动健康,国外旅行……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可能是一个已经拥有优越的生活环境,但依然非常努力上进的人。

 

在美国,这样的人被称为「有抱负阶级」(aspirational class)。这个概念已经取代了中产阶级或者「有抱负阶级」,是新兴的精英阶层。

 

听起来,这是商家最喜欢的人群。但对于想要拓展人类多样性的各色来说,这调研数据多少让我有些郁闷。

我先是看到了基因与心理学的高理解门槛,这让一个价格并不贵的产品难以触达更多消费者;我也看到了主流价值观对精英阶层的强大影响:要勤奋,要运动,要长见识……

身份地位学历,这些最常用的标签,并不能完整地定义一个人。被这些标签束缚,活在社会标准和别人期待里,正是「精英」们纠结挣扎的原因。

 

这也是他们来到各色,想要破解的困惑:我是谁?我喜欢与适应当下的生活环境吗?我还能做些什么?

 

 

李银河老师的一段微博非常打动我。她说:

 

 

「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在很年轻的时候,突然失学,使我脱离了昏昏噩噩的生活,脱离了惯性的轨道,不得不自己去找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去做,自己去找最喜欢的书来看,自己去找自己人生的道路,了解自我。
我庆幸没有把时间和生命过多浪费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可以认识自己,仅仅做自己真心喜欢去做的事情。这样做的结果,成功与否倒在其次,至少享受了做事的过程,拥有了自己喜欢的人生。」

 

各色一直倡导,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喜好和需求,人生选择只有适配,没有对错。但在「好」的标准依然整齐划一的时代,很多人不敢理直气壮地跟别人不一样。

 

即使是这些看起来已经非常「成功」的各色用户。

 

他们也许很容易感到孤独。相当一部分各色忠实读者,并不会经常把各色文章分享到朋友圈。他们的担心是:「我的朋友们不了解跟基因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知识,分享了他们也不会看。」

 

不愿意分享自己基因检测结果的原因也类似。并不是担心隐私被别人知道,而是考虑到别人「根本不懂自己在做什么」。他们担心,关注自我的行为,会让别人觉得自己「不正常」。

 

 

 

与测完争相分享,刷爆朋友圈的娱乐测验相比,各色提供的基因画像,看起来更像是一次与自己深度私密对话的机会。

 

有个用户告诉我,「我经常半夜翻看各色对我的解读,我觉得这是夜深人静时候的自己。」她是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高管。

 

我常常觉得,也许中国人是最害怕「跟别人不一样」的群体。但在各色用户身上,我渐渐听到更多追求个性化发展的声音,有的隐秘迟疑,也有的清晰坚定。

 

各色带给一些用户的触动与改变,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我看了有个用户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才知道,原来他在做完检测之后,了解到抑郁症并不是天生的诅咒,从此抑郁再也没有复发过。

 

还有年过三十的女性用户,做了检测之后立刻换了城市和工作,因为想要探索自己更大的潜能。

 

有很多用户因为各色坚持不做的事情——不做针对儿童的天赋检测,不做疾病易感基因的检测,而主动表达对我们的支持欣赏。

 

这些反馈不断鼓励着我,让我获得了被认可被理解的喜悦。

 

我也在思考,我们如何与更多人有效沟通,带给用户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一直提供所有 70 万位点原始数据的下载。但只有大约20%的用户在拿到检测报告后,会主动索取自己的 DNA 原始序列数据。

 

每个人体内都有独一无二的 DNA 序列,从出生到死亡几乎不会发生变化。但有机会获得这些数据的人,占中国总人口不到十万分之一。

 

我也至今还记得几年前看到那几十万列 ATCG 时的惊喜。虽然获得这些数据的成本只有几百块,但这依然属于奢侈品:在认知的层面上。

 

经历越多,我越欣赏《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头这句话:

 

当你想要批评别人时,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的条件。

 

这句话无数次帮到我。

 

 

在面对「这些报告又不能预测得什么病,有什么用?」「跟我的现状根本不一样,数据是编的吧?」以及,「我看不出来你们跟星座有什么区别。」的时候,这些声音都在提醒我,在一个全新的产品进入市场的时候,给大家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信息,非常重要。

 

我面试过不少国内名牌大学的生物学研究生,甚至博士,他们对基因组研究的数学基石——基础的数据统计学原理,知之甚少,对我们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行为遗传学,完全一无所知。但他们依然有「我比一般人更懂基因」的傲慢。

 

常常有人发出「这个时代如此割裂」的感叹:

 

有些人以为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对另一些人来说是一生都未曾见过的风景。

 

有些人以为是无需解释的预设常识,对另一些人来说是始终无法理解的认知盲区。

 

有些人一直拥有对未知领域旺盛的好奇心,另一些人已经被「知道这些有什么用?」的反问浇灭了对生活的热情。

 

有些人终生保持着阅读的习惯,有精力看些「美好而无用」的知识。另一些人连超过一百四十字的长微博都读不下去。

 

而在我看来,前者仅仅是运气比别人好一些。

 

更多人现在正处于两种状态之间:他们一直想成为更好的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寻找合适的方向与机会。他们需要一个让自己开始发光的导火索。

 

所以,各色不止满足于提供优质的 DNA 解读内容,我们更关注你在体验 DNA 解读——这一新兴小众事物的时候,知识体系与心理健康状态的改变。

 

我们准备了两个测试,准确地说,其中有一个是「考试」。

 

这个「考试」,可以评估一个人对各色基因检测结果的理解程度。准确理解基因检测的目的和局限性,是通过这一行为获益的基础,也是持续参与研究探索的动力。

 

在你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检测报告之前,我们期待能用这个「考试」帮你做好准备工作。这不是一个强制选项。我非常理解那些「先自己玩一遍再看说明书」的人,也欢迎你随时回来测一测。

 

作为首个为用户提供「考核环节」的基因解读公司,我们一直用最高的伦理标准审核自己的行为:增加新的检测项目,经历严格谨慎的评估;坚持使用精确的学术表达定义自己的检测项目;提供国际通用的权威现状评估工具。

 

这些都是为了能担得起用户更大的期待:持久陪伴,共同成长。

 

因为知识的富饶丰盛目前还是奢侈品,关注自我成长也是奢侈品。作为这个领域的先行者,各色希望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通过持续发声与沟通,找到更多的支持者和同路人。

 

点击此处进行基因考试

 

另一个测试跟你的心理状态有关:「你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了吗?各色想要了解,看到基因检测结果前后,你对「自我」的感觉有没有发生变化?

 

小规模调查发现,超过 80% 的用户在看到检测结果后体验到积极情绪,虽然 Ta 们也许不能准确表达出「增加了自我接纳程度」。

 

这个测试并非强制完成,而是你帮助各色完成的一个科研调查项目。

 

个人基因组检测对一个人有多大用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选择一家兼具科学严谨性与社会责任感的机构(这里面或多或少也有幸运的因素),但最终取决于你自己。

 

点击此处购买基因检测服务
https://www.gesedna.com https://www.gesedna.com/wp-admin/ 14419 各色DNA https://www.gesedna.com/wp-content/themes/wpnew
Close